全部藏品

探索840個藏品
沙榮峰(資深電影工作者訪談)
沙榮峰(資深電影工作者訪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沙榮峰先生敘述其成立聯邦公司從代理發行國語片、日本電影,以及電影製作的過往,並回看聯邦影業對台灣電影的貢獻。
沙榮峰
沙榮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沙榮峰,1921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原經營布紗業,1953年與夏維堂、張九蔭、張陶然共組聯邦影業公司,負責發行及宣傳業務。1956年與夏維堂成立國際影片公司,沙榮峰擔任總經理,圈內人遂以「國際聯邦」通稱。
《精忠報國》現場工作照
《精忠報國》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周同墳前祭拜場景。右起龔秋霞(飾岳母)、易文導演、田鵬(飾岳飛)、攝影陳堃厚(即陳坤厚)、助導白崇光。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易文編導的《精忠報國》,又名《岳飛槍挑小粱王》,1971年3月10日在台灣首映。
《精忠報國》現場工作照
《精忠報國》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往汴京告別妻母場景。左起龔秋霞(被擋住,飾岳母)、易文導演、韓湘琴(飾岳妻)、田鵬(被擋住,飾岳飛)、助導白崇光、─。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易文編導的《精忠報國》,又名《岳飛槍挑小粱王》,1971年3月10日在台灣首映。
《情人的眼淚》劇照
《情人的眼淚》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9年,由李行執導《情人的眼淚》男主角田鵬(左)、女主角張美瑤。
(民國59年)優良國片金馬獎頒獎典禮
(民國59年)優良國片金馬獎頒獎典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9年10月30日,優良國語影片金馬獎頒獎典禮(即第8屆金馬獎),於台北市中泰賓館舉行。文化局局長王洪鈞、教育部部長鍾皎光先後致詞。大會一一介紹國內外組團參加典禮的電影工作人員,有邵氏、國泰、中影、中製、聯邦、台製等。教育部部長鍾皎光頒發金馬獎座給32位獲獎電影工作單位與人員。
大專學生接受學生暑期集訓
大專學生接受學生暑期集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7月,「大專學生暑期集訓」台中成功嶺基地朝會上,台灣省政府主席陳大慶致詞勉勵。全國影劇界所組成的勞軍團,包括葛小寶、張美瑤、方馨、左艷蓉、唐湘琴等中影、聯邦、台製的男女影星,在勞軍晚會上帶來許多精彩的表演。最後,大專學生上台與勞軍團隨著音樂共同起舞,氣氛熱烈。
台港影星之夜
台港影星之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11月2日,由港台兩地影星聯合表演的「台港影星之夜」,在台北市豪華酒店演出。此一晚會是台港影劇界人士為了籌募「港九電影戲劇事業自由總會」基金所舉辦。
茶山情歌暨青城十九俠開鏡典禮
茶山情歌暨青城十九俠開鏡典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香港新華影業與台灣聯邦公司合資攝製2部劇情片《青城十九俠》和《茶山情歌》,於民國48年6月22日在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廠)大攝影棚中舉行開鏡典禮。
林贊庭
林贊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贊庭,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豐原神岡鄉,1949年自台中一中畢業後即進入農業教育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教,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為第一期練習生,學習攝影、錄音、剪接、燈光、沖洗等電影專業技術。
圓環石松
圓環石松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0/2/19-1960/2/23。 大觀:1960/2/19-1960/2/2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0/3/25-1960/3/29。 大同:1960/7/14。
《煙雨》劇照
《煙雨》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翁倩玉(右,飾愛蓮)和谷名倫(飾王仁泉)。 由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家昌編導的《煙雨》,1975年3月在台灣上映。
胡金銓
胡金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胡金銓,1932年出生於中國北京,原籍河北省邯鄲縣。1950年隻身赴港,初入嘉華印刷廠當助理會計兼校對,與宋存壽同事。後曾任廣告畫師,繪電影廣告。1954年,初次在嚴俊導演的《笑聲淚痕》(又名:《吃耳光的人》)中演出,開始踏上演員之路。期間還服務於「美國之音」電台,任播音員、編劇。
郭南宏
郭南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郭南宏(原名郭清池,後來改名為郭南宏),1935年出生於台南學甲,使用過華江、江冰涵、郭宗陳、君柏漢等藝名。高雄高工建築科畢業後,1952年成立征帆美術社,為高雄大舞台、壽星與台南赤崁戲院繪製電影廣告看板,同年撰寫中篇小說《養女血淚》,後來被亞洲影業購得電影版權,改編成《魂斷西子灣》。
陳玉帛
陳玉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玉帛,1926年生,台北市人,著名攝影師。家中兄弟共有八人,父親過世後,生活艱苦。1942年左右,他經由推薦進入了台灣映畫協會,跟隨日本攝影師片岡讓(Kataoka Yuzuru)學習,擔任助手職務,並且到台北工業學校夜間部上課。
1959年國語片賣座紀錄圖
1959年國語片賣座紀錄圖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及沙榮峰所捐贈的文物中收藏有一張手繪印製的1959年台北市國語片首映賣座紀錄圖。 詳細記載包含電懋、中影、邵氏、新華、獨立製片拍攝影片之總收入(元)及票數(人次),及備考影星來台記錄,如白光隨《接財神》登台宣傳等。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客服部及道具室。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孝」棚、「仁」棚兩座廠棚。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行政大樓。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倉庫。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忠」攝影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