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926個藏品
張美瑤(明星照)
張美瑤(明星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情人的眼淚》劇照
《情人的眼淚》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9年,由李行執導《情人的眼淚》男主角田鵬(左)、女主角張美瑤。
張美瑤(明星照)
張美瑤(明星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特刊(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特刊(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特刊,全彩印刷。 特刊內含共33部參展影片的本事及演職員表。
 《吳鳳》特刊
《吳鳳》特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電影《吳鳳》上映時的宣傳特刊,全彩印刷。 本片由卜萬蒼導演,王引、王琛、張美瑤、龔稼農主演,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出品。 廠長龍芳引進日本彩色攝影及燈光技術人才與配音、沖印等設備,是台製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劇情片,獲得第2屆金馬獎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
第11屆亞洲影展特刊
第11屆亞洲影展特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年6月,台灣舉辦第11屆亞洲影展時所印製的特刊,全彩印刷。
第一屆十大影星選拔
第一屆十大影星選拔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3年12月7日,徵信新聞報主辦的中國十大影星選舉頒奬典禮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由徵信新聞報社長溫廣彝主持典禮。全國影劇協會會長龔弘在大會中致詞,徵信新聞報發行人余紀忠主持頒奬。凌波、樂蒂、尤敏、李麗華、關山、王引由邵氏新星李菁、文琳、國聯新星汪玲、鈕方雨代表領奬。寶島玉女張美瑤榮獲第3名。
凌波蜜月旅行
凌波蜜月旅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6月18日,影星凌波、金漢夫婦抵達松山機場。到場接機的各界人士和爭睹偶象風采的影迷們,把機場擠得水洩不通。兩人隨後在台北市第一飯店接受記者訪問。隔天中午,3百多名「凌波助學會」的會員們在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餐會,歡宴凌波、金漢夫婦。
吳鳳的故事搬上銀幕
吳鳳的故事搬上銀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1年6月,為拍攝電影《吳鳳》,導演卜萬蒼和工作人員到嘉義蒐集吳鳳相關資料。一行人在嘉義火車站下車後,陸續前往阿里山忠王祠、吳鳳公成仁紀念碑、吳鳳墓、阿里山神木、吳鳳鄉山胞廟堂達邦會場、吳鳳鄉公所、吳鳳中學大門等處。影片中還記錄了電影的手繪佈景圖,佈景美術組依圖搭景。
五十四年優良國語片影展暨頒獎典禮
五十四年優良國語片影展暨頒獎典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為參加「民國54年優良國語影片金馬獎頒獎典禮(今第3屆金馬獎)」,各大電影公司各派代表影人飛抵台灣。
中華日報社慶
中華日報社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2月20日為《中華日報》創刊19週年,報社特舉辦社慶活動。社慶當天貴賓們紛紛在迎賓處簽名留念。當日該社也一同發表影星張美瑤新書《電影與我》,並由張美瑤本人親自出席為新書簽名,報社門口影迷們大排長龍,爭相一睹偶像風采。
「吳鳳」片的歌舞場面
「吳鳳」片的歌舞場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1年,導演卜萬蒼拍攝電影《吳鳳》盛大的原住民舞蹈場面。主演張美瑤、王引和王琛,在拍攝結束後與參訪貴賓及舞者一一握手合影。最後大家一起同歡共舞。
民國54年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
民國54年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10月30日上午10點,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第3屆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 沙榮峰(台上左1)與電懋代表團接受大會介紹與貴賓見面。 右起:黃也白、張揚、劉小慧、錢蓉蓉、江虹。
《七仙女續集》演職員合影
《七仙女續集》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台聯影業租用玉峯影業的湖山片廠拍攝《七仙女續集》,並向大基行租用35mm Arriflex 35 IIB攝影機及新藝綜合體鏡頭。 前排左1為燈光師黃瑞章、左3為攝影師林贊庭、右2為演員柳青。
丁蘭廿四孝
丁蘭廿四孝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以16mm反轉片拍攝, 《丁蘭廿四孝》為國家影視聽中心目前發現最早且完整之彩色台語片。【劇情大綱】
新生戲院大火
新生戲院大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1月19日,下午1點50分,台北市西門鬧區發生一起火災慘案。新生戲院、萬國舞廳和渝園餐廳全被燒光。火災後約有數萬人圍觀。台北市的消防車全部出動,全力救災滅火。
新生大廈落成
新生大廈落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位於台北市衡陽街口的新生大廈於民國44年3月開始動工。民國45年12月31日,新生大戲院落成,開幕典禮邀請台北市長高玉樹主持揭幕,並請三位女影星吳驚鴻、黃曼、夷光進行剪綵。戲院設備按照國際標準,有1,600個座位。
六才子西廂記
六才子西廂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部16㎜台語電影。 ※於台北市萬華大觀戲院首映(《台灣有影》台語片影展),另一說在台北「萬華」戲院、「永樂」戲院上映,僅僅三天就匆匆下片(《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參考自施如芳碩士論文《歌仔戲電影研究》)。
陳坤厚
陳坤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坤厚,1939年生,台中市人。從小就喜歡看電影,因為舅舅賴成英當時在農教(中影前身)擔任攝影師,藉此之便,初中時便常去農教,看工作人員怎麼拍電影。台中一中畢業後隨即入伍,1962年退伍前,請假參加中央電影公司招考,當時有一百多人報考,錄取十二名,他是其中一位。
《秦始皇》工作照
《秦始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中影與日本大映電影公司合拍70mm 寬銀幕電影《秦始皇》(日文片名「秦・始皇帝」),也是台灣首見70mm Vista Vision攝影機。 新竹湖口拍攝外景現場,左2為演員焦姣,其餘4位是日籍攝影助理。
《秦始皇》工作照
《秦始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中影與日本大映電影公司合拍70mm 寬銀幕電影《秦始皇》(日文片名「秦・始皇帝」),也是台灣首見70mm Vista Vision攝影機。 從攝影機的間歇輸片機構可以看到這部Vista Vision攝影機是35mm底片是以橫走方式通過片門來拍攝的。
林鴻鐘
林鴻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鴻鐘1934年出生於彰化和美,父親任職營造廠,母親於他六歲時因難產過世,兄弟姐妹共四人,排行第三。小學一年級時舉家遷到台中市,接受日本教育至1945年台灣光復。
廖慶松
廖慶松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37年7月23日生,台中市人。23歲時,開始經營照相館。25歲左右,經張昭宏介紹,進電影圈擔任宣傳的外務工作,跟著電影到各地上映宣傳。跟隨新竹的電影攝影師林春生,進入晃東影業社擔任劇照、燈光等電影相關工作。
男之罪孽
男之罪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日本小說《男之罪孽》改編搬上銀幕(※民聲日報)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收錄片名為《男之罪孽》。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