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8個藏品
陳坤厚
陳坤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坤厚,1939年生,台中市人。從小就喜歡看電影,因為舅舅賴成英當時在農教(中影前身)擔任攝影師,藉此之便,初中時便常去農教,看工作人員怎麼拍電影。台中一中畢業後隨即入伍,1962年退伍前,請假參加中央電影公司招考,當時有一百多人報考,錄取十二名,他是其中一位。
林贊庭
林贊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贊庭,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豐原神岡鄉,1949年自台中一中畢業後即進入農業教育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教,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為第一期練習生,學習攝影、錄音、剪接、燈光、沖洗等電影專業技術。
矮仔財
矮仔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矮仔財,1916年生於台北建成町圓環,原名鐘福財,因外祖無嗣而改姓為張福財。國小畢業後,因為流利的日文,以及展現出的表演才華,獲得赴日灌錄唱片的機會。回台後更以「福財」為名發表多首台語歌曲。早期他也加入「鐘鳴新劇俱樂部」跟朋友研究舞台劇,並作業餘的話劇演出。
陳榮樹
陳榮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榮樹,1940年出生於嘉義市。出身電影世家,父親陳忠義和三叔陳忠信合開忠義電影製片廠,包拍許多台語片。省立嘉義高商畢業後,因為對電器很有興趣,先到嘉義的光華電器行學習半年,後來跟叔叔陳榮森學習照相技術,經過一年打下基礎後,跟隨父親拍攝台語片。
何基明
何基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基明,1916年出生於台中人。畢業於東京寫真專門學校藝術學院編導科,TEK映圖研究所。他是第一位到日本東京學習電影技術的台灣人。16歲那年,原本家人希望他到日本學醫,但他在參觀了東京發聲電影製片廠(今東寶電影公司)之後,決定不顧反對改學習電影。
金玫
金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金玫本名徐秀枝,1940年出生於新竹縣,初中二年級時輟學,十六、七歲在政工幹校福利社工作,被該校政治隊發掘成為該隊雇員,開始表演生涯,後來輾轉到台北美軍俱樂部,以歌唱謀生。1959年,參加「王邦夫大力士技術團」,巡迴東南亞演出,與團長弟弟王民夫結婚,赴香港生活,育有一子,後來以離婚收場。
陳忠信
陳忠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忠信於1919年出生於嘉義市,15歲就在哥哥陳忠義開設的忠義寫真館和其他兄弟學習照相技術,手足都成為照相師。當時擁有全嘉義唯一一台可聽日本NHK電台廣播的收音機,以及最先進的BMW重型機車,走在時代的先端。
陳忠義
陳忠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忠義1917年出生嘉義市,14歲開始在台南照相館當學徒,17歲回到嘉義開設忠義寫真館養家,照相館生意興榮,弟弟忠信、錦城、榮森都被他教導成照相師。
文夏
文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文夏,1928年5月20日生於台南,本名王瑞河,曾以筆名愁人為日本歌曲改編的台語歌填詞。五歲加入台南聖教會唱詩班,展露歌唱天份。國小畢業後,遠赴日本東京就讀中學,拜入日籍知名音樂家宮下常雄門下學習聲樂、作曲、鋼琴和吉他演奏。三年後返台,就讀台南高商時曾和前奇美總裁許文龍合組樂團。
陳澄三
陳澄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澄三,1918年出生於雲林麥寮,日治時期擔任過保正,家中經營雜貨店,家境富裕。少年時期在麥寮「拱範宮」的南管弟子班「拱樂社」學戲並登台表演。
柯俊雄
柯俊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柯俊雄原名柯俊良,1945年出生於高雄,1961年到國立藝專試辦的夜間部旁聽,老師介紹他到台語片《黃金大鷹城》當臨演,踏出成為電影演員的第一小步,同時擔任常務工作,在片場推軌道。
邵羅輝
邵羅輝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邵羅輝,1919年生,本名邵守利,台語電影時期代表人物。童年居於台南,後隨其父邵雋銘舉家東渡日本,曾於東京帝國影劇學校學習編導,畢業後進入大阪松竹映畫株式會社當基本演員,取藝名「中村文藏」,並學習拍攝電影。
郭南宏
郭南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郭南宏(原名郭清池,後來改名為郭南宏),1935年出生於台南學甲,使用過華江、江冰涵、郭宗陳、君柏漢等藝名。高雄高工建築科畢業後,1952年成立征帆美術社,為高雄大舞台、壽星與台南赤崁戲院繪製電影廣告看板,同年撰寫中篇小說《養女血淚》,後來被亞洲影業購得電影版權,改編成《魂斷西子灣》。
李泉溪
李泉溪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泉溪,於1926年出生於雲林北港,曾赴日就讀高等學校,光復後進入廈門大學經濟系就學,因此結識日後的導演陳洪民。當時洪琛導演在廈門大學教授法國文學,課餘設電影講座,教導電影表演、導演等基礎技能,李泉溪因此對電影產生興趣。
陽明
陽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陽明本名蔡揚名,1939年出生於雲林北港,1958年畢業於台北市德育商職,年方19歲,在頂雙溪鄉下小戲院當經理,驚艷於《請問芳名》等日本片,發願成為電影人,曾參加辛奇導演開設的中興藝術劇社表演訓練班,也曾報考長河電影公司,擔任特約演員。
林福地
林福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福地,1934年出生於嘉義。小學曾讀過幾年日文,就讀台南師範學校美術科時,曾在話劇中擔任演員和導演,也包辦化妝。畢業後擔任中學美術教師。當時嘉義南洋片廠許多台語片在那裡拍攝,因為涂良材導演是他的學長,所以1958年,林福地就到涂良材導演的《望你早歸》擔任化妝師,這是他的第一個電影工作。
洪慶雲
洪慶雲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洪慶雲,1929年出生於彰化市,彰化高工機械科畢業。1950年,經農業教育電影公司(簡稱農教,中影前身)台中製片廠技術主任陳棟介紹進入農教當練習生。
連燕石
連燕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連燕石,1932年出生於台中新社。對於連燕石來說,攝影不僅僅是個興趣,更是值得深入鑽研的學問。就讀台中一中時,為了上學方便,連燕石搬到台中市力行北路,認識了在綠川旁經營小照相館的鄰居,開始學習照相與沖洗技術。
張淵福
張淵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淵福,1912年出生於台北市,筆名春光淵,人稱「淵福仙仔」。自幼喜歡布袋戲,也在永樂座、第一劇場接觸了平劇與無聲電影。剛就讀太平國小時,仍有漢文教育,之後就接受日文教育。
余漢祥
余漢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余漢祥,1932年出生於台北市,本名余聯發,畢業於台北市大同中學。1964年初執導演筒拍攝《台北人》,同年再拍《可憐戀花再會吧》,隔年執導《藝妲嫁乞丐》頗受歡迎,接著連續拍攝《乞丐大鬧藝妲間》、《阿狗兄與藝妲》等藝妲系列電影。
白虹
白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虹本名王寶蓮,剛出道時曾經以白紅為藝名,後來覺得俗氣便改名為白虹。1939年出生於台北市,從小對表演很有興趣,喜歡跳舞、演話劇,很想往演藝界發展。
賴成英
賴成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賴成英,1931年出生於台中。台中一中畢業後,1950年經校長介紹到農業教育電影公司(簡稱農教,中影前身)當練習生,1952年擔任《皆大歡喜》攝影師莊國鈞的助理,首次參與電影拍攝。1955年,製片黃卓漢自香港來台拍攝《山地姑娘》,因莊國鈞推薦,而首次獨當一面掌鏡,展開其攝影師生涯。
張美瑤
張美瑤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美瑤,本名張富枝,1942年4月15日生於南投埔里。1957年,埔里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在家附近的洋裁店幫忙,因緣際會得到玉峰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講師賴耀培賞識,通過面試加入訓練班。
小艷秋
小艷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小艷秋本名簡秀綢,1933年出生於桃園市,出生後的第三天就被鄰居收養,成為養女。八歲開始讀日文,光復後,到五、六年級才開始學注音符號,後來感染瘧疾就輟學了。十七歲時,小艷秋為了家計,被送到「日月園新劇團」,由演員鄭小芬的導演爸爸鄭政雄教戲,訓練一個禮拜,就當上女主角,很快的成為劇團台柱,很受歡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