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3個藏品
《嘆烟花》現場合影照
林嘉義
導演林摶秋(前排蹲坐者右2)、莊榮花(前排蹲坐者右1)、後排右起依序是:陳舟(《錯戀》編劇)、辛文亭、羅秋菊(羅菊)、女主角張美瑤、林龍松(即凌雲、龍松)與工作人員合影,後排左1是玉峯影業公司的司機。
1943年舞台劇《閹雞(前篇)》演出一景
林嘉義
《閹雞(前篇)》改編自張文環的中篇小說〈閹雞〉,發表於1942年(昭和17年)7月11日出刊的《台灣文學》第3號,之後由林博秋改編成舞台劇本。同年9月由厚生演劇研究會於台北永樂座首演。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林嘉義
呂布與董卓衝突一景。左起:簡和引(飾 董卓)、吳東如(即小林,飾 呂布)、李玉芬(飾 貂蟬)。
《貂蟬》(正式上演時更名為《鳳儀亭》)是一齣古裝台語歷史音樂劇,共分3幕8場,由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的學員演出。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林嘉義
左3起:吳東如(即小林,飾 呂布)、李玉芬(飾 貂蟬)、張美瑤、賴千鶴。
照片反面以直式書寫「第三幕第二場 郿塢城樓之露」。
《貂蟬》(正式上演時更名為《鳳儀亭》)是一齣古裝台語歷史音樂劇,共分3幕8場,由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的學員演出。
玉峯影業湖山製片廠與學員們
林嘉義
林摶秋(最右上方的男性)與職員、學員們合影(服裝應為《鳳儀亭》戲服)。
第一排有:張美瑤(左2)、賴千鶴(右1)、編劇賴耀培(右3)、黃希照(右6)。
第二排有:余春燕(左3)、黃映雪(左5)、莊榮花(左6)、飾演貂蟬的李玉芬(左7),
《嘆烟花》工作照
林嘉義
女主角張美瑤。
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林嘉義
吳東如(即小林,飾 呂布)。
《貂蟬》(正式上演時更名為《鳳儀亭》)是一齣古裝台語歷史音樂劇,共分3幕8場,由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的學員演出。
1958年7月6日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開幕典禮首演, 之後在當時台北市市長黃啟瑞的促成下,同年10月初在台北永樂座公演,每日日夜兩場、一連15天。
《嘆烟花》工作照
林嘉義
林龍松(即凌雲、龍松)、女主角張美瑤。
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嘆烟花》工作照
林嘉義
左邊是林龍松(即凌雲、龍松),右邊是余春燕。
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導演林摶秋(左邊帶著深色帽子的人)指導走位及演出,穿著西裝的是林龍松(即凌雲、龍松),旁邊是女主角張美瑤。
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玉峯影業湖山製片廠與學員們
林嘉義
玉峯影業湖山製片廠董事長邱木(林摶秋夫人林邱寶月的父親,第二排坐者左4)與學員們合影。
第三排右4是吳東如(即小林,飾 呂布)、右5是林龍松(即凌雲、龍松),最上排右2是辛文亭。
《六個嫌疑犯》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使用木頭製軌道。攝影機前是張清清(飾 劉啟明的太太月桂)。
《六個嫌疑犯》於1965年拍攝完成。送檢通過也拿到准演執照,卻因導演林摶秋不滿意而不上院線發行。直到1990年12月才在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首映。(資料來源:《Fa電影欣賞》第12卷第4期總號第70期,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