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9個藏品
雨夜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6
首部時裝台語電影。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56/10/5-1956/10/18。
大光明:1956/10/5-1956/10/18。
大明:1957/1/2-1957/1/6。
地獄新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
※黃中一廣播劇《古樓深恨》搬上銀幕(資料來源:聯合報廣告、民聲日報廣告)。
※《米蘭夫人》改編(資料來源:《台語片時代(一)》辛奇導演談訪P.132,1994)。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9/8-1965/9/15
危險的青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1)。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9/10/18-1969/10/20
大觀:1969/10/18-1969/10/20
恨命莫怨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
張文環小說《閹雞》改編。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永樂:1958/1/8-1958/1/14。
愛國:1958/1/8-1958/1/14。
成功:1958/1/8-1958/1/14。
大明(現三重區):1958/2/1-1958/2/4。
女通緝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嘉義三山戲院:1965/2/8(※民聲日報)
嘉義華南戲院:1965/2/8(※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4/4-1965/4/8
大觀:1965/4/4-1965/4/8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5/4/4-1965/4/8
辛奇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左1)。
照片背面手寫「悪る遊び心の出発,於服務站,夜,14.12.51」,拍攝時間應該是西元1951(民40)年。
後方三角旗「TYCA」(台灣青年文化協會),服務站則是「台北市文化服務站」。
忠義製片廠(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忠義製片廠在台語片時期曾包拍過許多作品。
1966年,邵羅輝導演(左1戴草帽者)與陳忠信(黑布遮住攝影機的左側)在街頭拍攝《流浪天涯三兄妹》。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故鄕聫絡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
※1966/1/3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台語愛情片故鄉聯絡船〉,有劇情簡介。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南台戲院:1966/1/28-1966/1/30(※民聲日報)
台中新舞台戲院:1966/1/28-1966/1/31(※民聲日報)
舞台劇相關剪報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剪報本內有:
•實驗小劇團於1945年12月27日演出《守財奴》的公演本事、剪報、國語組與台語組演出照數張。
•新中國劇社於1946年11月來台演出相關剪報。
•實驗小劇團簡史剪報。
•實驗小劇團於1947年9月19日演出《原野》的公演本事、剪報、演出照。
恩愛三百六十五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
陳一明的廣播劇改編。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6/10-1964/6/12。
大觀:1964/6/10-1964/6/12。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4/6/10-1964/6/12。
《双面情人》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雲卿(穿新娘裝)、戲中已變身的主角.奇峰、陽明(右3)、周萬生(右1)
照片背面手寫「双面情人」。
1965年上映,由辛奇執導、陳洪民編劇的台語片。影片已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