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3個藏品
女人島間諜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6/12/23-1966/12/26
大觀:1966/12/23-1966/12/26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6/12/23-1966/12/26
松都:1967/1/17-1967/1/18
三劍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9/16-1967/9/19
大觀:1967/9/16-1967/9/19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7/9/16-1967/9/19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7/7/26-1967/7/31(※民聲日報)
【劇情大綱】
懷念的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
※1965/12/2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永新公司新片懷念的人錄音完竣〉,有金玫和石軍的劇照,但報導中寫的導演是李泉溪。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7/22-1967/7/25
大觀:1967/7/22-1967/7/25
虎咬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6/7/23-1966/7/26
大觀:1966/7/23-1966/7/26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6/7/23-1966/7/26
彰化天一戲院:1966/9/19(※民聲日報)
孤女凌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成功戲院:1964/6/10-1964/6/12(※民聲日報)
台中南台戲院:1964/8/17-1964/8/21(※民聲日報)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4/8/17-1964/8/21(※民聲日報)
【劇情大綱】
賭命三醉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
※1967/2/19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永新新春第一砲,賭命三醉客來中拍外景〉。
※1967/3/1民聲日報第四版報導〈賭命醉客‧昨日拍攝〉。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5/27-1967/5/30
大觀:1967/5/27-1967/5/30
五月十三傷心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南王后戲院:1964/12/7(※民聲日報)
愛國:1965/5/11-1965/5/14
中央:1965/5/11-1965/5/14
復興:1965/5/28-1965/5/29
【劇情大綱】
王哥柳哥○○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2/8-1967/2/14
大觀:1967/2/8-1967/2/14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7/2/8-1967/2/14
松都:1967/6/29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7/2/8-1967/2/11(※民聲日報)
豬八戒與孫悟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9
※本片典藏拷貝由國家電影資料館於1999年6月複製典藏。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9/8/1-1959/8/8。
大觀:1959/8/1-1959/8/8。
建國(原三重戲院):1959/8/13-1959/8/16。
悲情鴛鴦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悲情鴛鴦夢》。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南台戲院:1965/11/12(※民聲日報)
間諜紅玫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間諜紅玫瑰》。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送君心綿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片|
※陳一明廣播劇改編。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送君心綿綿》。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北發的早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台北發的早車》。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8/13-1964/8/16。
獨眼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獨眼貓》。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4/14-1967/4/17
第七號女間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第七號女間諜》。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特務女間諜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女間諜王》(即《特務女間諜王》)。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高雄發的尾班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高雄發的尾班車》。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63/12/31-1964/1/9。
蛇郎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9
※根據1958年12月6日及12月31日報載,台語片導演邵羅輝,首部國語片已定名為「蛇郎君」將於隔年元月一日在烏來開鏡。本片為邵羅輝從事台語工作五週年紀念作,內容取材自台灣民間傳說之神話故事,重要演員皆為台語片明星,之後將找人配成國語發音。另本片兩場歌舞場面。擬借北投中國製片廠攝製景拍。
孫龎鬥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
《孫臏下山》續集。劇情大綱:
孫臏裝瘋,提劍要砍未婚妻金環,不料劍竟自行飛回劍鞘。龐涓堅信孫臏沒瘋,將他關入柴房,派家僕各端一盤飯、一盤屎給他。孫臏作法將屎變飯吃下,讓眾人認為他真正地瘋了。
金銀天狗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
劇情大綱:
阿忠伯背著志明走進李府,志明想找媽媽,但媽媽正在作新娘。李家老爺與志明的母親淑珍成親,淑珍答應疼惜老爺的兒子阿清。志明與阿清成為兄弟,一起讀書,一起習武。多年後,兄弟長大成人,老爺叫他們去收租。途中遇見素美,兄弟都對她有好感,但素美愛的是志明。
乞食與千金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1
紅樓殘篇改編。劇情大綱:
大街上,乞丐李平見公告上的通緝犯像大哥文明,拉著大哥到偏僻處詢問,才知只是長像相似。兩人離開後,真正的通緝犯丹吉出現,果然和文明長得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