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個藏品
《七仙女續集》演職員合影
《七仙女續集》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台聯影業租用玉峯影業的湖山片廠拍攝《七仙女續集》,並向大基行租用35mm Arriflex 35 IIB攝影機及新藝綜合體鏡頭。 前排左1為燈光師黃瑞章、左3為攝影師林贊庭、右2為演員柳青。
林摶秋(個人照)
林摶秋(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10月5日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台語片小組前往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原址,拜訪林摶秋導演。
林摶秋(個人照)
林摶秋(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10月5日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台語片小組前往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原址,拜訪林摶秋導演。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10月5日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台語片小組前往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原址,拜訪林摶秋導演時所拍攝的片廠紀錄照片。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嘆烟花》拍攝現場,攝影機前為女主角張美瑤。利用湖山片廠自製的中型升降機,裝置於推車上做升降效果。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嘆烟花》拍片現場一隅。左3為導演林摶秋。以前台語片只有在公營片廠拍攝才會打版。圖中左4的工作人員正在打拍板,錄下拍板聲音後演員才開始演戲。攝影機旁的工作人員手拿一支小麥克風收音。顯示湖山片廠雖是民營製片,製作卻十分嚴謹。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嘆烟花》拍攝現場,攝影機左邊為導演林摶秋。該片以 ARRIFLEX IIA 附隔音罩攝影機同步錄音拍攝。攝影機後方的榻榻米牆是為防止迴音及隔音而設。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代初,湖山製片廠現況。 從前的學員教室已改為工廠員工宿舍。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代初,湖山製片廠現況。 從前的B攝影棚已改為塑膠工廠。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當時片廠大門與湖山製片廠門牌。
玉峯影業自購Arrinex IIA攝影機
玉峯影業自購Arrinex IIA攝影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為攝影師林贊庭、導演林摶秋的兒子林嘉義與玉峯影業湖山片廠技術總管呂傳盛,在湖山片廠舊址合影。 導演林摶秋整整等了一年,直到1959年才購得這台35mm Arriflex 35 IIA附隔音罩攝影機與IIA同步馬達,也是台灣電影史上最早進口的Arriflex IIA攝影機。
玉峯影業有限公司招牌及大圓標誌
玉峯影業有限公司招牌及大圓標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摶秋導演於1957年創辦了玉峯影業有限公司,公司名稱取自玉山之峰。 (資料來源《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