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個藏品
《再見阿郎》工作照
《再見阿郎》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0年,攝影師林贊庭拍攝《再見阿郎》夜景戲時,吊在火車的車廂外拍攝演員張美瑤把頭探出車廂外的鏡頭。
《烈火》工作照
《烈火》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0年,楊世慶(右1)執導的《烈火》,攝影棚內現場鋪設鐵製軌道。
陳喜樂(工作照)
陳喜樂(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國聯影業有限公司從香港進口直軌、轉軌兩用的16輪推車。 此為1966年攝影師陳喜樂拍攝《明月幾時圓》的現場。
林贊庭(工作照)
林贊庭(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0年,攝影師林贊庭拍攝由李嘉執導的國語片《海浦春潮》時,使用麥路西留下的的35mm Arriflex 35 IIA攝影機與正宗新藝綜合體鏡頭。
16mm Arow攝影機
16mm Arow攝影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基明於日治時期在台灣總督府台中州內務部擔任電影教育組技術員,當時他使用自購的日製16mm Arow與美國製35mm 100呎Eyemo攝影機拍攝宣導用的教育電影片。
陳玉帛(工作照)
陳玉帛(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陳玉帛在日本研習時,實際操作攝影機搖籃雲台。利用軸承的作用,操作輕鬆且不須費力,上下左右的轉動也很穩。 這與洪慶雲在美國外景隊來台拍攝外景使用的是同一款的雲台,洪慶雲覺得比中影持有的Michell攝影機雲台理想,便自己設計製造了一個類似的搖籃雲台,效果比Michell攝影機雲台好很多。
辻真佐男(個人照)
辻真佐男(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日本映機光學公司負責人辻真佐男,也是電影器材的專家。 早期協助台灣攝影師購買或修護、改造攝影機及鏡頭等器材零件。
白景瑞與賴成英(工作照)
白景瑞與賴成英(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賴成英(右)正在向白景瑞導演(左)解說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可裝入隔音罩子中,而轉盤上有四個鏡頭座,使用的是Altar鏡頭
李書及陳忠義(工作照)
李書及陳忠義(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照片中左側為400呎的Eyemo攝影機,執掌攝影機的是陳忠義,鏡頭前方戴眼鏡者為李書。
《惡夢初醒》工作照
《惡夢初醒》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
農教35mm Mitchell BNC攝影機
農教35mm Mitchell BNC攝影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此為從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自香港運回的35mm Mitchell BNC攝影機附隔音罩。 1953年3月,農教進行改組,戴安國成為董事長,總經弹由李葉擔任。李葉就任後不久即前往香港,將農教於1949年向美國訂購的、以前任總經理李吉辰的名義寄存在香港的35mm 電影器材運回台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