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9個藏品
凌波隨片登台(1963)
凌波隨片登台(1963)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凌波參加香港邵氏公司代表團來台參加金馬獎相關活動。 10月30日至遠東戲院為新片《花木蘭》隨片登台,並接受錦旗一面。右為鄒文懷。
矮仔財
矮仔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矮仔財,1916年生於台北建成町圓環,原名鐘福財,因外祖無嗣而改姓為張福財。國小畢業後,因為流利的日文,以及展現出的表演才華,獲得赴日灌錄唱片的機會。回台後更以「福財」為名發表多首台語歌曲。早期他也加入「鐘鳴新劇俱樂部」跟朋友研究舞台劇,並作業餘的話劇演出。
郭夜人
郭夜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郭夜人,1906年9月2日出生於台北市,本名郭德發,父親是迪化街批發雜糧的商家。就讀成淵中學時,郭夜人就時常去永樂座和港町(今之貴德街)的茶行聽蔣渭水演講或是看戲,開始對新劇產生極大興趣,也因此認識了歐劍窗。1938年加入歐劍窗主持的「鐘鳴新劇俱樂部」。
張淵福
張淵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淵福,1912年出生於台北市,筆名春光淵,人稱「淵福仙仔」。自幼喜歡布袋戲,也在永樂座、第一劇場接觸了平劇與無聲電影。剛就讀太平國小時,仍有漢文教育,之後就接受日文教育。
成功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成功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建築體拆除改建為一般民宅。
永樂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永樂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拆除改建為迪化街一段46巷內的兩排販厝。
遠東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遠東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 1997年遠東戲院停業,轉售予日勝建設,改建住宅大樓,約於2002年初正式落成啟用,名為「文化京都大樓」,是為地上19層,地下6層的建築。社區入口大門設於平陽街,與日新國小後牆隔街相望,社區正式地址仍沿用台北市太原路155號遠東戲院的原址。
國聲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聲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曾改為大福將商場,現建築體拆除改建為小北百貨寧夏店。
大中華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大中華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建築體拆除改建為新廈。
大光明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大光明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曾改為大光明舞廳,現已拆除改建為住宅大樓。
大同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大同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該處曾改建新大同活水健康世界,建築物目前拆除中(參考Evance in Theatre 美的影話—詹璇恩主持於2023年4月16日的發文)。
中央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中央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建築體拆除改建為店面與公寓大樓使用。
《今天不回家》工作照
《今天不回家》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大眾公司出品的《今天不回家》租借台北市波麗路咖啡廳拍攝。 導演白景瑞(左2)正在指示演員演出,35mm ARRI 攝影機右方的是攝影師林贊庭。 前排坐者左起為演員甄珍、雷鳴、李芷麟。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林嘉義
余春燕(飾 漢獻帝)。 《貂蟬》(正式上演時更名為《鳳儀亭》)是一齣古裝台語歷史音樂劇,共分3幕8場,由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的學員演出。 1958年7月6日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開幕典禮首演, 之後在當時台北市市長黃啟瑞的促成下,同年10月初在台北永樂座公演,每日日夜兩場、一連15天。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1年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舉辦「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戶外放映活動,於迪化街城隍廟口放映《三鳳震武林》的情景。 8月20日19:30《地獄新娘》 台北新公園音樂台(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8月21日19:30《兩相好》  台灣大學正門口
《今天不回家》工作照
《今天不回家》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大眾公司出品的《今天不回家》租借台北市波麗路咖啡廳拍攝。 導演白景瑞(右)指示攝影鏡位,左為攝影師林贊庭。 攝影機應該是林贊庭自購的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
文夏相關照片
文夏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文夏在台北市的大光明戲院登台。
辛奇(個人照)
辛奇(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1年,拍攝地點似為台北市大稻埕慈聖宮媽祖廟。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基明導演,於1991年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在慈聖宮舉辦「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戶外放映活動時登台致詞。
辛奇與同學合影(1951)
辛奇與同學合影(1951)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1年,辛奇(左)與高中同學於台北市大稻埕慈聖宮媽祖廟前合影。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李敏郎、邵羅輝、戽斗(即高來福)。 於1991年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在慈聖宮舉辦「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戶外放映活動時互相寒暄問候。
辛奇(個人照)
辛奇(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1年,拍攝地點似為台北市大稻埕慈聖宮媽祖廟。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林嘉義
右邊是莊榮花。 《貂蟬》(正式上演時更名為《鳳儀亭》)是一齣古裝台語歷史音樂劇,共分3幕8場,由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的學員演出。 1958年7月6日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開幕典禮首演, 之後在當時台北市市長黃啟瑞的促成下,同年10月初在台北永樂座公演,每日日夜兩場、一連15天。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林嘉義
呂布與董卓衝突一景,吳東如(即小林,飾 呂布)、簡和引(飾 董卓)。 《貂蟬》(正式上演時更名為《鳳儀亭》)是一齣古裝台語歷史音樂劇,共分3幕8場,由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的學員演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