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3個藏品
死光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6/9/17-1966/9/20
大觀:1966/9/17-1966/9/20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6/9/17-1966/9/20
台中南台戲院:1966/10/15-1966/10/17(※民聲日報)
破棉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屏東國際戲院:1965/11/18(※民聲日報)
萬華:1965/12/8-1965/12/11
金山:1965/12/8-1965/12/9
明星:1965/12/8-1965/12/9
三重:1965/12/8-1965/12/10
盲女勾魂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0年報載,辛奇導演坦承「江冰涵」是他與郭南宏導演、及兩位副導演的一個組合名稱。辛奇導演表示另一部剛完成的「盲女俠勾魂劍」雖「江冰涵」的名義,但其實全部是由他執導。
台灣首映:1970/10/18-1970/10/22(※中華民國電影上映總目)
無法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04)。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收錄片名為《法網難逃》。
※本片送檢紀錄案名: 法網難逃 原片名:無法度電影片檢查申請書。
丈夫要出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1)。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9/5/6-1969/5/10(※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9/9/5-1969/9/8
鬼見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演職員表並無「辛奇」。
※1970年報載,「鬼見愁」是郭南宏創立的的宏華公司首部作品,當時郭南宏與邵氏有合約在身,因此以「江冰涵」的名義執導。但也坦承「鬼見愁」只有16場戲是由他導演,大部份戲是由辛奇執導。
醉俠神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國語兩種版本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語言別標示為國語。
阿西返外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04)。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8/12/11-1968/12/16(※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9/1/1-1969/1/6
阿西做大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04)。
※聯合報廣告將辛奇導演誤植為「幸」奇。
※本片送檢紀錄案名: 阿西做大舅電影片檢查申請書。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海邊春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04)。
※《台灣電影百年史話》誤植為《河邊春夢》。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金瓜寮的老師父[民聲日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3)。
※《台灣電影百年史話》收錄《劉荼古遊台北》與《金瓜寮老師父》兩部作品。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僅收錄《劉茶古遊台北》,查無其他片名。
暗光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1)。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南中華戲院:1969/7/27-1969/7/31(※民聲日報)
鑼聲若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歌曲〈鑼聲若响〉改編搬上銀幕(資料來源:民聲日報廣告)。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3)。
處女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04)。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9/1/31-1969/2/6(※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9/2/7-1969/2/10
勿欠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04)。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語言別標示為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夢中的媽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
※1966/5/21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夢中的媽媽,充分流露愛的偉大,金玫石軍領銜主演〉,有劇照。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豐原華津戲院:1966/4/30(※民聲日報)
双面情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5/11/23-1965/11/27(※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12/7-1965/12/10
大觀:1965/12/7-1965/12/10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5/12/7-1965/12/10
酒女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11/7-1967/11/10
大觀:1967/11/7-1967/11/10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7/11/7-1967/11/10
台中五洲戲院:1967/11/1-1967/11/8(※民聲日報)
南北歌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6/10-1967/6/14
大觀:1967/6/10-1967/6/14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7/6/10-1967/6/14
台中五洲戲院:1967/5/12-1967/5/17(※民聲日報)
後街人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
※原名:裏町人生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5/12/19-1965/12/23(※民聲日報)
萬華:1966/4/30-1966/5/3
三重:1966/5/1-196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