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7個藏品
花蓮排水系統修建工程
花蓮排水系統修建工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花蓮縣積極開發整建,建設排水系統,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副廳長李屏齊前往巡視工程進度。
花蓮縣鳳林鎮北林社區
花蓮縣鳳林鎮北林社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花蓮縣鳳林鎮北林社區竣工典禮,由花蓮縣長黃福壽、國民黨部主委王陶聯合主持。北林里在未動工整建前,村道狹窄、排水不良。在政府輔導下,以及村民的密切配合、北林社區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花蓮縣颱風災害復建工程
花蓮縣颱風災害復建工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一連幾個颱風過境重創花蓮,縣府除了全力從事災後建設,使花蓮縣恢復往日繁榮景象之外,更積極整修河堤及排水系統,縣長黃福壽也經常巡視工程進展情形。
花蓮縣社會青年育樂營
花蓮縣社會青年育樂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9月,花蓮團管區和中國青年救國團聯合舉辦社會青年育樂營,共有300多人參加。晚間的風雨同舟晚會,更掀起一波高潮。
花蓮縣五十八年全縣運動會
花蓮縣五十八年全縣運動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9月,花蓮縣58年全縣運動會在花崗山上隆重揭幕,逾千位選手列隊進場。大會會旗在中正國小的鼓號樂隊引導下進場,隨後由選手點燃聖火。花蓮縣縣長黃福壽致詞,運動員代表宣誓。明義國小的花式操槍,為運動會揭開序幕,接著激烈的田徑賽也正式的展開。
進步中的花蓮縣
進步中的花蓮縣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花蓮縣,東臨太平洋,西依中央山脤,土地廣闊,有4628平方公里,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市。花蓮自光復後,政府積極建設,大力開發,工商各界日俱繁榮,人口共有30萬人。介紹並拍攝花蓮縣政府、大理石工廠、台泥花蓮廠、鳳梨工廠、花蓮港、花蓮機場、花蓮車站等,還有駐名的風景區太魯閣、鯉魚潭。
花東區九年國教資料展覽暨教學示範
花東區九年國教資料展覽暨教學示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2月23日,花東地區舉行實施九年國教資料展覽及教學示範,在花蓮縣明義國民小學舉行。學生們參觀掛滿圖表的會場,隨後舉行數學、勞作的教學觀摩。明義國小的室內樂團表演鋼琴、合唱等節目。
台東花蓮學童棒球友誼賽
台東花蓮學童棒球友誼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2月,台東南王國小棒球隊與花蓮明義國小進行棒球友誼賽,比賽在花蓮明義國小舉行。
花蓮山地遊樂事業
花蓮山地遊樂事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花蓮縣的風景怡人,縣政府結合阿美族文化來促銷觀光。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訪問團訪問花蓮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訪問團訪問花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4月,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16位學者和社會領袖組成訪問團,由南州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吳克博士率領抵達花蓮參觀,受到花蓮縣長黃福壽和地方人士的熱烈歡迎。黃縣長陪同訪問團到文化村參觀,訪問團一行人換上原住民服飾與原住民一起跳舞,接著到橫貫公路遊玩。
花蓮縣永豐國小
花蓮縣永豐國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花蓮縣永豐國小在政府資助下不斷擴建,現已有學生500多人。操場上,學童們快樂的唱歌跳舞。放學後,大家背著書包,排隊回家去。
花蓮防颱宣傳晚會
花蓮防颱宣傳晚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花蓮市城隍廟防颱宣傳晚會由花蓮縣長黃福壽主持,數千位曾飽受淹水之苦的民眾前往參加盛會,一面聽取防颱措施,一面欣賞美妙歌舞。颱風是無可避免,但有備無患,事先預防必能減少損失。
北市記者組團訪問花蓮
北市記者組團訪問花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台北市的外勤記者應行政院新聞局之邀,組團訪問花蓮。首先聽取花蓮縣縣長黃福壽簡報,隨後參觀花蓮港務局、榮民之家、榮民大理石工廠等。
花蓮縣後備軍人聯誼中心落成
花蓮縣後備軍人聯誼中心落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花蓮縣後備軍人聯誼中心在花崗山旁正式落成,台灣省警備總司令劉玉章為新建築啟鑰,並頒獎給興建聯誼中心有功的地方人士。花蓮縣縣長黃福壽發表演說,感謝後備軍人的貢獻。典禮完成後,後備軍人義工隊表演精采歌舞節目,有扇子舞等民俗表演。晚上則在聯誼中心禮堂內,欣賞京劇群英會。
國軍協助改善花蓮國校環境
國軍協助改善花蓮國校環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8月3日起到8月底,駐紮在花蓮的國軍,每天揮汗幫助民義、民族2間國小改善學校衛生。國軍部隊與花蓮縣政府取得密切配合、與學校合作無間,開工以來每天都派有幾百位官兵為學校從事整建工作。國軍協助修繕的工程有司令台、垃圾處理場、水泥籃球場、學校大門、圍牆、危險教室等,讓這2所國小煥然一新。
花蓮深耕競賽
花蓮深耕競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2月4日,台灣省糧食局為加強推行農業機械化,在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舉辦耕耘機深耕競賽及示範表演大會。比賽分男、女兩組犁耕操作比賽,會後並頒獎給優勝人員。
花蓮天祥風光
花蓮天祥風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介紹花蓮縣著名景點:天祥。由隧道開拓而成,綿延相接雄偉壯麗的東西橫貫公路,天祥段和孟母亭、岳王亭、祥德寺、普渡橋、天峰塔等景點秀麗風光。
花蓮保防歌曲比賽遊藝會
花蓮保防歌曲比賽遊藝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4月,花蓮縣為宣導保密防諜、人人有責之工作,特於縣府大禮堂舉行保防有獎徵答歌曲比賽遊藝大會。除了歌唱比賽,還有民族舞蹈表演。
花蓮縣體育館落成啟用
花蓮縣體育館落成啟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4月下旬,花蓮縣各界在花蓮市花崗山建造花崗山體育館,落成當天的慶祝晚會,星光閃爍。節目精采,更有模特兒的時裝秀,現場觀眾大飽眼福。
花蓮消防演習
花蓮消防演習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花蓮縣義勇消防隊在演習現場撐起高架當做大樓,消防車一輛輛駛入,噴水滅火、抬擔架救人、包紮傷口,現場狀況逼真。
花蓮縣籍省議員巡視玉里鎮
花蓮縣籍省議員巡視玉里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花蓮縣玉里鎮常因溪水氾濫而淹水,花蓮縣省議員特地組團視察。省議員黃金鳳、李文正一行人,首先訪問樂合里,並聽取農友意見。接著在農田水利會會長的陪同下,參觀玉里浚飲水工程的興建,將來完工可灌溉農田。玉里鎮位於台東與花蓮縣交界,依附秀姑巒溪,時常造成淹水的災害。
高仁河
高仁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高仁河,1936年12月出生於花蓮。花蓮工職畢業後,先任職於船公司當會計,再進入公論報廣告組工作。1957年,考進當時規模最大的「南洋影業公司」當演員,1958年演出《梅亭恩仇記》時發現自己不適合當演員,跟隨南洋公司董事長林章,到嘉義南洋片廠學習劇務、場務、燈光、服裝、化妝等工作。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俠女》在中橫公路拍攝外景。 背光剪影的三個人左起是徐楓、薛漢和白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