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淵福
張淵福,1912年出生於台北,筆名春光淵,人稱「淵福仙仔」。自幼喜歡布袋戲,也在永樂座、第一劇場接觸了平劇與無聲電影。剛就讀太平國小時,仍有漢文教育,之後就接受日文教育。二十多歲時,開始接觸新劇,便參加業餘劇團鐘鳴俱樂部,當時劇本送審需以日文申請,劇團找張淵福把漢文劇本翻譯成日文,因為讀了很多劇本,便開始嘗試自己寫劇本,先後寫了《馬來之虎》和《父子兄弟》二個劇本,獲邀正式加入鐘聲劇團擔任編劇,一年為劇團寫20-24個劇本。之後他為廣播劇寫劇本,但寫廣播劇劇本太辛苦,台語片興起後,張淵福就從廣播劇跨行到電影界。
1958年,張淵福寫了第一部電影劇本,那就是周炳煌執導的《女賊》,之後編劇邀約接踵而來。台語片興盛時期,劇本需求量很大,張源福寫作速度很快,每個月寫4到5本電影劇本,有時候白天寫一部,晚上另外寫一部,二部片的劇本在一星期以後同時交稿,人物、劇情各自發展,不會混在一起,而且從不耽誤交稿時間。這樣的本事讓他成為當時台語片編劇的第一把交椅,合作過的導演包括《舊情綿綿》邵羅輝、《棺材船》田清、《情人的眼淚》何基明、《地獄新娘》辛奇、《虎咬虎》吳飛劍、《婚夜的秘密》余漢祥、《內山姑娘要出嫁》李泉溪等人。他所寫的劇本擅長人性刻畫,角色性格生活化,對白雋永又口語,讓劇中人物在情節中的演出合情合理。而他的編劇技巧特別注重「兩頭論法」,讓故事首尾呼應,並講究變化和轉折,劇情環環相扣又高潮迭起。
台語片沒落後,張淵福為國語片寫過幾部劇本,電視興起,他為台視和華視寫過《不平凡的愛》和《世間人》電視連續劇,也為台視寫《光武中興》的歌仔戲劇本。直到七十七高齡方才封筆,編劇生涯長達五十多年,電影作品約五十多部。2006年,台語電影五十週年,張淵福以九十六歲高齡獲得新聞局頒發「資深編劇獎」,表彰他對台語電影的貢獻。2007年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