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046個藏品
彩雲飛
彩雲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簡介】 從香港來台灣唸書的孟雲樓,借住在父親孟振寰的老同學楊子明的家裡。楊伯伯夫妻倆熱情招待,讓雲樓感到格外親切,但卻始終沒見到他們的獨生女涵妮。楊伯母甚至還將雲樓準備送給涵妮的禮物,直接轉送給涵妮的表姊周翠薇。
海韻
海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描述一個離開整天賭博的丈夫而改嫁的女人,因再遇小叔後又面臨前夫的感情糾葛——本片由台港演員蕭芳芳、秦漢、胡燕妮及柯俊雄擔綱演出。同名主題曲〈海韻〉由鄧麗君演唱,至今仍不斷被傳唱。
《蚵女》現場工作照
《蚵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蚵女》在外景地拍攝時,李行導演(右1)與工作人員就地用餐。大家都戴著中影《蚵女》的專屬工作帽。 中影第一部自力拍攝的彩色電影《蚵女》,由李嘉、李行聯合指導。 1963年10月12日在新北市的瑞濱海水浴場開鏡,10月23日在鹿港海邊拍攝蚵車賦歸的大場面。1964年2月上映。
《蚵女》工作照
《蚵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10月23日《蚵女》在鹿港拍攝一場蚵車賦歸的大場面,攝影師華慧英以大型升降機搭載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拍攝採蚵歸來的大場面。 《蚵女》1964年上映,由李嘉、李行聯合指導,是中影第一部自力拍攝的彩色電影。
玉卿嫂
玉卿嫂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同名著名小說是一部觀照女性的悲情作品,也是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在全球華人中有著廣泛的影響,這一作品的改編也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李行以其獨到的眼光與專業的精神,為新導演的作品擔任監製重責,成績斐然,「張毅—楊惠姍」的組合更為台灣新電影接連寫下重要的篇章。
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雖由當時當紅的俊男美女擔綱演出,但是林鳳嬌所詮釋的啞女及鍾鎮濤理了平頭而從偶像樂團形象脫胎換骨的轉變,展現的卻不是愛情文藝片中偶像明星的魅力,而是穿著樸實、民風淳樸的小成風情。李行導演藉由小城居民的思想態度,面對現代化工業起步的衝擊,展現台灣人安貧樂道的性格。
嗨親愛的
嗨親愛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海鷗飛處
海鷗飛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一名記者一直在不同場合碰上相同面孔但不同身份的謎樣女孩,三人分明是同一個人,但為何身份不同呢?他也因此走入愛情的迷宮之中——《海鷗飛處》挾《彩雲飛》原班人馬餘威,將瓊瑤電影賣埠推向一個高點,當時台灣片商不斷地提高價錢要代理該片的發行權,李行—瓊瑤—張永祥—賴成英的組合,成為當時的賣座保證。
婚姻大事
婚姻大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三元
大三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與李嘉、白景瑞繼《還我河山》後首度在民營公司合作的三段式電影。 李嘉的〈最後的拳賽〉是拳擊選手尋回自信的故事;白景瑞〈靜靜的下午〉是一名精神病患逃出療養院後和一名女子相遇的故事;李行所執導的〈愛的方程式〉敘述一名工程師面臨失明,而在妻小的陪伴和鼓勵下學習適應的故事,卡司是老班底的歐威與唐寶雲。
風從那裡來
風從那裡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柯俊雄、唐寶雲、歐威主演,李行以台灣遼闊的草原作為背景,打造西部牛仔類型片。 同名主題歌由原住民歌手萬沙浪演唱,在不同時代經過多位歌手翻唱流傳至今。
愛情一二三
愛情一二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這部三段式的喜劇電影,受到義大利式愛情喜劇電影的影響,內容跳脫一般愛情—家庭喜劇慣用的怕太太、偷情、捉姦、爭風吃醋等橋段,是李行第一次很有趣的常識。
妙極了
妙極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警告逃妻
警告逃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一名築路工人中日鋪路,也為相依為命的兒子的前途勞心勞力。
婉君表妹
婉君表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改編自瓊瑤短篇小說集《六個夢》中的〈追尋〉,描述民國初年北伐前後的時代背景下,三兄弟與其表妹婉君之間的愛怨情愁,闡述民國初年,女性在傳統及自由解放的交界中,面對婚姻的內心掙扎。
汪洋中的一條船
汪洋中的一條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這是李行再度回歸寫實路線的作品,並以此片及《小城故事》、《早安台北》連續獲得1978-1980年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創下台灣電影史上至今無人能破的紀錄,達到李行導演生涯的巔峰。這部根據鄭豐喜真實事蹟改編的影片。自小不良於行並苦學有成的鄭豐喜,由人氣童星歐弟與當紅的秦漢分別飾演,林鳳嬌飾演鄭夫人。
玉觀音
玉觀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改編自姚一葦以宋代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改寫的同名劇作。影片描述北宋韓郡王之女秀秀與有雕刻藝術天才的表哥崔寧在戀愛和結婚過程中所發生的坎坷遭遇。李行又一次塑造一個藝術家形象,並採用了甫自美國學成的陳耀圻飾演崔寧。
《玉觀音》劇照
《玉觀音》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蘭、陳甯(即陳耀圻)。 1969年7月上映,由李行執導中央電影公司電影《玉觀音》,改編劇作家姚一葦舞台劇作《碾玉觀音》。
《玉觀音》劇照
《玉觀音》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蘭、陳甯(即陳耀圻)。 1969年7月上映,由李行執導中央電影公司電影《玉觀音》,改編劇作家姚一葦舞台劇作《碾玉觀音》。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飾演算命仙的戽斗、飾演柳哥的矮仔財(張福財)、飾演王哥的李冠章。 由李行、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於1959年農曆新年上映,轟動一時。
《王哥柳哥遊台灣》印刷劇照
《王哥柳哥遊台灣》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當時戲院上映宣傳用印刷劇照的翻拍。 左起:柳哥的未婚妻阿花(柯玉霞)、柳哥(矮仔財,即張福財)、王哥(李冠章)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台聯出品台語喜劇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在圓通寺前合影。 左起:田豐(導演)、張方霞(導演)、矮仔財(飾柳哥)、李冠章(飾王哥)、陳忠義(燈光)、陳忠信(攝影)、李行(導演)。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飾演柳哥的矮仔財(張福財)、飾演王哥的李冠章。 由李行、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於1959年農曆新年上映,轟動一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