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9個藏品
薩凡娜原子商船訪台
薩凡娜原子商船訪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7月4日,美國核子動力商船薩凡娜號(NS Savannah)駛抵台灣作為期5天的訪問,並招待各界人士到船上參觀。船長柯許曼向來賓說明該船的原子動力原理,接著引導大家參觀駕駛室、客廳、船員停車處。薩凡娜號事務長李天容是船上唯一的中國籍船員。7月9日,薩凡娜號離開台灣前往韓國。
后里葡萄
后里葡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中縣后里鄉的土壤、氣候、環境、雨量很適合葡萄生長,當地區民大多種植葡萄,栽培面積達120公頃。最好的葡萄有3種,有適合釀造酒的,也有綠白色的金香品種,以及紫色的巨峰品種。採收後的葡萄以竹簍包裝,有的送到酒廠釀酒,有的則批發給水果商販賣。據統計收入每年可達一千多萬元。
南投仁愛鄉農業成果展覽
南投仁愛鄉農業成果展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6月5日,南投縣仁愛鄉在霧社仁愛農校舉行農業成果展覽會。會場展出許多農產品,如水蜜桃、蘋果、板栗、水稻、豆類、玉米、苧麻等,吸引許多觀眾前往參觀。另有原住民手工藝品,幾位原住民婦女在會場編織麻布。高海拔的仁愛鄉除了發展溫帶果農業外,也由於風景優美,成為觀光盛地。
銀翼號下水
銀翼號下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6月12日,由台灣造船公司獨立建造的第1艘散裝貨輪銀翼號在基隆市和平島造船廠舉行下水典禮,副總統嚴家淦蒞臨並致詞,嚴副總統夫人劉期純擲瓶。
郵票展覽
郵票展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3月20日,郵政節,也是中華民國郵票發行90週年紀念,郵政總局特別在台北市信義路郵政大廈舉行郵票展覽會。展覽會場分16個展覽室,展出內容有清代以前的郵驛、清代驛地概況、民國早期郵票、全國統一時期、抗戰建國時期、反共復國時期的郵票,以及海內外集郵專家提供珍奇罕見郵票多種。
春節前夕黃(杰)主席訪問農家
春節前夕黃(杰)主席訪問農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月27日,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在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廳長張研田、南投縣縣長林洋港、雲林縣省議員林蔡素女的陪同下,到雲林、彰化、南投拜訪該年度的模範農家,關心他們的農業經營和家庭生活,並贈送禮品。
彰化福興鄉農機中心成立
彰化福興鄉農機中心成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月27日,彰化縣福興鄉農業機械化推行中心和機械服務站成立,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廳長張研田主持剪綵。會後張廳長並參觀農畜產品和各式農業機械展覽。此中心是由福興鄉農會辦理,目的在組織該鄉動力機械農戶,發揮他們作業的最大效能,加速發展全面農業機械化,改善農村收益。
桃園大園鄉
桃園大園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桃園縣大園鄉是全台的一個模範鄉鎮,在教育和社區發展都有顯著的進步。大園鄉為了貫徹土地改革,在竹圍及沙崙兩個地區實施農地重劃,竹圍農地重劃工程已完成,區內的水利灌溉設施完備,農路工程堅固,使這個地區的農作物由1年2季增加為1年4季。沙崙地區的重劃工作在進行當中。
苗栗的水土保持
苗栗的水土保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苗栗縣為適應人口增加需要,增加山坡地開墾並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配合之下,一層層整齊劃一的梯田出現了,山上的水流也被有效地保留在人工水池中,使得灌溉工作簡單而便利。目前受益土地約有748萬多公頃,直接和間接對縣內農民的生活改善有很大的幫助。
嘉義黃蔴豐收
嘉義黃蔴豐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嘉義有台灣產麻王國之稱,全縣所產黃麻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3。每年8至9月是嘉義黃麻採收季節,採收後需經過剝皮、浸水、洗曬等過程。民國57年,嘉義地區種植黃麻約有4千4百公頃,由於豐收每公頃產量高達1千8百公斤。因為黃蔴是農田休耕時的有益作物,所以不少農人都利用休耕時種植來增加家庭收入。
彰化水利建設
彰化水利建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拍攝工人修築灌溉渠道,放置排水設施,完工後啟動水閘、引水灌溉。其中包含彰化農田水利會灌溉系統圖的資料畫面。
雲林農業機械使用保養講習
雲林農業機械使用保養講習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1月,雲林縣政府為推廣機械耕耘增加稻作產量,在雲林縣農會舉辦農業機械使用保養講習會。來自各鄉鎮的農業推廣人員、四健會義務指導員和一般農戶等參加講習。指導人員講解耕耘機保養和使用方法,並參觀各類新型的農耕機。
台中縣大肚鄉農地重劃
台中縣大肚鄉農地重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台中縣政府為了提高農地經濟價值,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從1月起著手大肚鄉農地重劃工作。地政科長及大肚鄉長楊敏男在場監督,測量後,農友將農地重新整理劃分。為了解決防洪灌溉及產品運輸等問題,還挖掘一條大水溝,農友們也參與此工程。
嘉義水稻觀摩
嘉義水稻觀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嘉義縣政府為了讓農業人員瞭解溪口模範鄉水稻生產改良技術綜合栽培情形,於溪口鄉舉行觀摩大會,許多農業相關人員參與。參觀完畢,在溪口鄉農會舉行檢討會,由溪口鄉長主持。
台南市烏魚市場及魚子加工
台南市烏魚市場及魚子加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冬季是烏魚盛產的季節,尤其集中在台灣南部海面附近,豐收的魚獲被運往台南市烏魚市場拍賣。烏魚子是珍貴的食品,魚販取出魚子然後經過清洗、鹽漬、壓平整形、曝曬等加工而成。
高雄縣改良秋冬蕉穗保護工作
高雄縣改良秋冬蕉穗保護工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冬季保護香蕉是蕉農重要的工作,在相關單位的輔導下,蕉農改用塑膠袋保護蕉穗。因為蕉穗保護得宜,高雄縣秋冬蕉部分已能收割。
亞太九國農業專家參觀水稻種植
亞太九國農業專家參觀水稻種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2月24日,亞太9國農業專家參觀水稻種植。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的專家,除了我國以外,包括日本、韓國、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紐西蘭、澳大利亞,抵達中部訪問。期間,他們曾到雲林縣二崙鄉觀摩本國水稻栽培情形。接著他們驅車前往農地參觀農友們作業的情形。
省社會處長傅雲巡視台北縣煤礦
省社會處長傅雲巡視台北縣煤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台灣省社會處處長傅雲為了煤礦安全,巡視台北縣瑞芳鎮的建新煤礦和三峽的海山煤礦。建新煤礦廠規模浩大,作業機械化包括坑道、採礦、運送、絞碎、滾輪、分類等,技術流程讓人大開眼界。同時視察海山煤礦廠,包括內部環境、宿舍等。
台南縣車路墘婦女蔗作研究班
台南縣車路墘婦女蔗作研究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3月,中央黨部婦女工作會主任錢劍秋前往台南縣,參觀車路墘糖廠婦女蔗作研究班和互助會各項活動。在婦女互助聯誼會中,錢主任讚許農村婦女研究學習的精神。蔗作研究班的工作人員在會中提出經驗報告,錢主任前往蔗園參觀婦女工作情形。
高雄市婦女習藝成品展覽
高雄市婦女習藝成品展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3月7日,高雄市婦女習藝所舉行婦女習藝成品展覽,高雄市市長楊金虎主持揭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處長傅雲蒞臨參觀,展覽會場展出手工製服飾及插花。
宜蘭縣沿海盛產鯖魚
宜蘭縣沿海盛產鯖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南方澳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蘇澳鎮境內,東環太平洋。南方澳漁港漁獲量之豐富,漁群種類繁多,尤其是鯖魚,故有鯖魚的故鄉之稱。 漁港處理漁獲場面壯觀,拍賣、標購、叫賣、討價還價之聲不斷。
澎湖縣花生加工業
澎湖縣花生加工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3月3日,澎湖的花生米和花生酥,深受大眾歡迎。一袋袋的花生運進加工廠,加工前,會透過機器選轉篩選花生大小。
台南縣善化區農地重劃
台南縣善化區農地重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台南縣政府為了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善化地區進行農地重劃。農友們協助各項重劃工作,調整農地、興建汲排水系統。重劃後的農田管理便利,使整個農村邁向安定與繁榮。
嘉義飼養雉雞
嘉義飼養雉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嘉義地區正大規模發展企業化雉雞繁殖場。雉雞的羽毛艷麗、肉質鮮美,既可供觀賞又可作為佳餚,且雉雞的標本也是高雅的裝飾品。飼養雉雞現在已成為一種新興的事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