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305個藏品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左側坐在反光板前的是導演胡金銓,右側演員為白鷹及徐楓,軌道推車上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導演胡金銓躺在地上與洪金寶示範套招,女主角徐楓(右1)一旁觀看。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陳忠義(獲獎)
陳忠義(獲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7年,陳忠義(左)以《心酸酸》在徵信新聞社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榮獲「最佳攝影獎」,並獲贈金馬獎一座。 右邊是以《小情人逃亡》榮獲「最佳童星獎」的黃慧書。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得獎者合影。 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攝影:《心酸酸》陳忠義(左1) 最佳編劇:《青山碧血》洪聰敏 最佳導演:《小情人逃亡》張英(左3) 特別獎(故事):《邱罔舍》張深切(右2)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分別因《三美爭郎》榮獲最佳女主角的柯玉霞、與因《萬華白骨事件》榮獲最佳男主角的康明。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影人合影。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最佳女主角柯玉霞與最佳男主角康明。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開幕典禮在植物園國立台灣藝術館舉行。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徵信新聞社社長余紀忠,後方成列的是金馬獎、銀星獎、紀念獎獎座。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因《小情人逃亡》榮獲最佳童星黃慧書。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小雪獲頒榮譽獎。
聯邦影業辦公室
聯邦影業辦公室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公司當時位於台北市開封街辦公室的外觀。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3年8月19日,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開幕,財、經兩部部長的嘉賓紛紛蒞廠致賀。 沙榮峰(左)為財政部長李國鼎(右2)解說廠內各項設施。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位於新店安坑的「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外觀。 沙榮峰與位於安坑的「虹雲電影沖印公司」合作,將其改組為「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由香港綜合電影沖印公司選派人員來台擔任技術人員,另從英國、美國選購最新的沖印設備,於1973年8月19日正式開幕。可惜因嚴重虧損,1976年以低價轉讓給中影。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位於新店安坑的「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門牌。 沙榮峰與位於安坑的「虹雲電影沖印公司」合作,將其改組為「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由香港綜合電影沖印公司選派人員來台擔任技術人員,另從英國、美國選購最新的沖印設備,於1973年8月19日正式開幕。可惜因嚴重虧損,1976年以低價轉讓給中影。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3年8月19日,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開幕,財、經兩部部長的嘉賓紛紛蒞廠致賀。 沙榮峰(中)為經濟部長張世光(右)解說沖印廠的設備。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6月,攝影師林贊庭(中)在台中清泉崗《還我河山》拍攝現場,右為導演白景瑞。 35mm Mitchell NC 攝影機下方為林贊庭與史紀新自費自製的羅盤式避震器,但架上卡車後只能避免左右搖動,無法避免上下的跳動。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6月,由李嘉、李行、白景瑞聯合執導《還我河山》,於台中清泉崗拍攝外景。 攝影師賴成英(左)在拍攝完火牛陣的場景後,與導演李行(右)合影。 後面是火牛陣的牛隻和臨時演員。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6月,林贊庭(右)在台中清泉崗《還我河山》拍攝現場。 35mm Mitchell NC 攝影機下方為林贊庭與史紀新自費自製的羅盤式避震器,但架上卡車後只能避免左右搖動,無法避免上下的跳動。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冰點》劇照
《冰點》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歐威。 1966年上映,由辛奇執導、陳洪民編劇的國語片。影片已佚失。 《台語片時代》(1994,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第135頁辛奇的訪問提及,為了要與日片《冰點》拼票房,本片改成國語發音。
華慧英(個人照)
華慧英(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9年,華慧英被派駐至舟山群島擔任戰地新聞攝影記者時,搭乘游擊隊使用的單軌帆船(慣稱為「小白底」)。
《煙雨》現場工作照
《煙雨》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劉家昌(右)和林青霞(中,飾季春霞)討論腳本,秦祥林(左,飾林義章)坐在一旁。 由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家昌編導的《煙雨》,1975年3月在台灣上映。
《煙雨》現場工作照
《煙雨》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劉家昌(左1)指導翁倩玉(右2,飾愛蓮)和飾演小雲(戴眼鏡者)及小月的兩位小女孩。 由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家昌編導的《煙雨》,1975年3月在台灣上映。
《煙雨》現場工作照
《煙雨》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車禍場景拍攝。秦祥林(飾林義章)趴倒在車蓋上,導演劉家昌抓著他的褲子,坐在車內的駕駛是胡錦(飾陳芝蘭)。 由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家昌編導的《煙雨》,1975年3月在台灣上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