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96個藏品
國際影片公司製片廠器材清冊
國際影片公司製片廠器材清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影片公司製片廠燈光器材清冊(民國59年6月)。
國際影片公司桃園大湳製片廠廠房機器設備配置圖
國際影片公司桃園大湳製片廠廠房機器設備配置圖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影片公司桃園大湳製片廠廠房機器設備配置圖,手繪稿。
國際影片公司大湳製片廠々房機器設備配置圖
國際影片公司大湳製片廠々房機器設備配置圖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影片公司大湳製片廠々房機器設備配置圖1/300,手繪稿。 含各建築物及廠房機器設備配置。
《龍城十日》現場工作照
《龍城十日》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龍城十日》在桃園大湳國際製片廠的外搭景拍攝,攝影師躺在軌道上俯拍。 左側坐在板凳上指揮的是導演屠忠訓,右2是飾演反派的石雋。
林摶秋(個人照)
林摶秋(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10月5日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台語片小組前往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原址,拜訪林摶秋導演。
林摶秋(個人照)
林摶秋(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10月5日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台語片小組前往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原址,拜訪林摶秋導演。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10月5日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台語片小組前往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原址,拜訪林摶秋導演時所拍攝的片廠紀錄照片。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嘆烟花》拍攝現場,攝影機前為女主角張美瑤。利用湖山片廠自製的中型升降機,裝置於推車上做升降效果。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嘆烟花》拍片現場一隅。左3為導演林摶秋。以前台語片只有在公營片廠拍攝才會打版。圖中左4的工作人員正在打拍板,錄下拍板聲音後演員才開始演戲。攝影機旁的工作人員手拿一支小麥克風收音。顯示湖山片廠雖是民營製片,製作卻十分嚴謹。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嘆烟花》拍攝現場,攝影機左邊為導演林摶秋。該片以 ARRIFLEX IIA 附隔音罩攝影機同步錄音拍攝。攝影機後方的榻榻米牆是為防止迴音及隔音而設。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代初,湖山製片廠現況。 從前的學員教室已改為工廠員工宿舍。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代初,湖山製片廠現況。 從前的B攝影棚已改為塑膠工廠。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當時片廠大門與湖山製片廠門牌。
玉峯影業自購Arrinex IIA攝影機
玉峯影業自購Arrinex IIA攝影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為攝影師林贊庭、導演林摶秋的兒子林嘉義與玉峯影業湖山片廠技術總管呂傳盛,在湖山片廠舊址合影。 導演林摶秋整整等了一年,直到1959年才購得這台35mm Arriflex 35 IIA附隔音罩攝影機與IIA同步馬達,也是台灣電影史上最早進口的Arriflex IIA攝影機。
《寶島姑娘》劇照
《寶島姑娘》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上映,由陳煥文執導、潘壘編劇的台語片。 右起為白蘭、陳茵、白虹、石軍、戽斗、鄭良。
《寶島姑娘》劇照
《寶島姑娘》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上映,由陳煥文執導、潘壘編劇的台語片。 右起為陳茵、白蘭、戽斗、白虹、矮仔財、楊月帆。
《寶島姑娘》劇照
《寶島姑娘》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上映,由陳煥文執導、潘壘編劇的台語片。 右為白蘭、右3起:陳茵、白虹、鄭良、戽斗、石軍。
《黃帝子孫》演職員合照
《黃帝子孫》演職員合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二排右起鍾瑛、陳月嬌、洪芳、陳麗娟、導演白克、女主角戴綺霞,左1為第二男主角林錫憲(林沖)、三排左3起男主角趙森海(趙震)、楊渭溪、柯佑民。
《音容劫》工作照
《音容劫》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宗由導演、賴成英攝影的《音容劫》(1960),由於1959年中影台中製片廠因火災而遭燒毀,借用台北的台灣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的攝影棚拍攝。 右為擔任攝影助理的林鴻鐘,攝影機為35mm Mitchell NC。
國聯《七仙女》劇照
國聯《七仙女》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聯影業公司創業作為江青(左)和鈕方雨(右)主演的《七仙女》。 當時李翰祥從香港帶來工作人員,沒有攝製器材和設費,在台灣電影製片廠廠長龍芳的支持下,使用台北植物園內台製廠的攝影棚拍攝《七仙女》。該片的佈景與攝製技術精良,為日後的台灣古裝電影帶來良好的示範。
《瘋女十八年》開鏡合影
《瘋女十八年》開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6年,《瘋女十八年》開鏡留影。 前排坐者:楊渭溪(左1)、女主角小艷秋(左3)、白克(左4)、編劇杜雲之(右2)、男主角邱清光(右1),二排左2起:錄音師王榮芳、鍾瑛 攝影機應為台製廠自有的35mm Newall。
陳玉帛(工作照)
陳玉帛(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攝影棚內,攝影師陳玉帛(右上)坐在彎軌推車上拍攝。
《寶島姑娘》工作照
《寶島姑娘》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上映,由陳煥文執導、潘壘編劇的台語片。 畫面中央左起為白蘭、陳茵、白虹,右側有石軍、戽斗、鄭良。 該片借用台灣電影攝製場(台製廠前身)的攝影棚搭景拍攝。 攝影機應為台製廠自有的35mm Newall。
《萬華白骨事件》工作照
《萬華白骨事件》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6年,台語片《萬華白骨事件》在中影台中廠合照。 前排右起:劉江海、男主角康明、雷鳴、女主角小雪,前排左2:導演莊國鈞, 後排左2:燈光曹小炳,攝影機右前是攝影助理林文錦、右後是攝影師賴成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