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580個藏品
1946年舞台劇《醫德》演出一景
林嘉義
林摶秋在1943年3月29日以日文於《興南新聞》發表獨幕劇作《醫德》。之後由詩人張冬芳譯寫成中文,1946年9月29日~10月3日由人間座劇團一連五天於台北中山堂以台語演出《醫德》與《罪》。
辛奇與同袍合影(1949)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右)與同袍。照片背面手寫「四九、一 、五塊厝於鳳山」。
原本前往廈門謀求拍片機會的辛奇,1949(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的部隊回台,與戰友一同到高雄鳳山投考政工中隊並獲錄取,後改組為「國防部儲備軍官訓練班成功劇團」。隔年(1950)退伍。(資料來源:《台語片時代》,2001)。
辛奇與同袍合影(1949)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右)。拍攝時間似為1949-1950年之間。
原本前往廈門謀求拍片機會的辛奇,1949(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的部隊回台,與戰友一同到高雄鳳山投考政工中隊並獲錄取,後改組為「國防部儲備軍官訓練班成功劇團」。隔年(1950)退伍。(資料來源:《台語片時代》,2001)。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得獎者合影。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攝影:《心酸酸》陳忠義
最佳編劇:《青山碧血》洪聰敏
最佳導演:《小情人逃亡》張英
特別獎(故事):《邱罔舍》張深切
最佳男主角:《萬華白骨事件》康明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特刊(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特刊,印刷全彩。內含參展影片的本事及演職員表。
《青山碧血》(何基明導演)、
《萬華白骨事件》(莊國鈞導演)、
《基隆七號房慘案》(莊國鈞導演)、
《王懷義買父》(何錂明導演)、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徵信新聞社社長余紀忠,後方成列的是金馬獎、銀星獎、紀念獎獎座。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林嘉義
李玉芬(飾 貂蟬)、吳東如(即小林,飾 呂布)。
《貂蟬》(正式上演時更名為《鳳儀亭》)是一齣古裝台語歷史音樂劇,共分3幕8場,由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的學員演出。
1958年舞台劇《貂蟬》演出一景
林嘉義
李玉芬(飾 貂蟬)、吳東如(即小林,飾 呂布)。
《貂蟬》(正式上演時更名為《鳳儀亭》)是一齣古裝台語歷史音樂劇,共分3幕8場,由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的學員演出。